400-645-0003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桔灯新闻 > 国学课堂
小小趣味国学堂丨唐诗里的故事(三)——《感弄猴人赐朱绂》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5-29 点击:

   感弄猴人赐朱绂(fú)

  (唐·罗隐)
  十二三年就试期,五湖烟月奈相违。
  何如买取胡孙弄,一笑君王便著绯。
 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得最为闪耀的时代,出现了很多有名的诗人,比如说大家熟知的李白、杜甫、陈子昂等等,但是罗隐这个人,好像很少有小伙伴知道,对吗?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吧!
  据说,罗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平民之家,但是他非常聪明,年幼时就能出口成诗。就像初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,在七岁咏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,小朋友们知道他是谁吗?对了,就是骆宾王,他在七岁的时候咏出了一首《鹅》。我们的罗隐也不甘示弱,在七岁时作出了《雪》:尽道丰年瑞,丰年事若何?长安有贫者,为瑞不宜多。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说:雪是丰年的征兆,即使真的丰年,情况又该怎样呢?帝都长安有多少衣不蔽体,露宿街头的贫者,他们将被预兆丰年的瑞雪所冻死,因此“为瑞”之雪还是少些为好。大家说他的诗作得好不好呢?作为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能够关心到人间疾苦,立意不俗,小小觉得这是很难得的!
  他很快就分别考上了秀才和举人,并且离开了“五湖烟月”的家乡浙江杭州,怀揣着一展宏图的梦想来到了长安,打算借助科举制度踏入仕途。他的真才实学很快就得到了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的欣赏。但是罗隐这个人有个缺点,就是很喜欢说话太直率,讽刺意味很强。
  有一次他考试时,正好遇上了干旱,皇上便询问各位考生有没有求雨的方法,有人说可以找道士来做法。皇上点点头,表示赞同,但是罗隐却说:“水旱灾害是和天地一样共存的,无法立即消除。我们祈求的先皇帮不了我们,大臣们也不能为陛下出力,何况做法的又是几个无名之辈,更不可能帮到我们了。皇上还是不要同意做法这种事情比较好!”罗隐的话让皇上很不高兴。
  就是因为皇上对他印象不好,罗隐一直考了十二、三年也没有考上进士。
 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他很倒霉呢?看来平时说话得注意啊!你看,他背井离乡十几年想要出人头地,到头来却一场空,这种苦闷之心如何能解?
  诗人就是诗人,诗就是最好的表达。这就有了今天这首诗句的第一句:“十二三年就试期,五湖烟月奈相遇。”吟诵着这句诗的罗隐会想些什么呢?
  想必内心十分复杂,从后半句诗便可猜测一二。
  “何如买取胡孙弄,一笑君王便著绯。”这句诗里藏着一个故事,在唐朝末期的时候,农民不满意朝廷的统治,爆发了黄巢起义。当时的皇帝唐僖宗在叛军打来的时候选择了逃难,随驾的技艺人中有一个是耍猴的。这猴子驯养得特别好,能像人一样随朝站班,深得唐僖宗的欢心,僖宗就赏赐给这个猴子一件朱绂。这个朱绂是用来蔽护膝盖,围在衣服前面的一块红色的布。
  听到这,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,这也没什么呀,不就一块布嘛。可别小看这块布,它可不一般,它是一个官员的象征,僖宗赐下的这块布相当于是给了这个猴子当朝的五品官职。只是一个猴子而已,居然能够轻而易举得到普通人寒窗十几年未曾得到的官职。靠的不过是讨笑罢了!
  罗隐那悲愤、凄凉等心情,似乎通过这句诗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  要是他能够学习这个猴子博得皇帝欢心,拍拍权贵的马屁,想必仕途会更加顺利。可惜,罗隐没有这样做,他不想这样做,这首颇具讽刺意味的诗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  故事的最后,小小想问问各位小朋友们,如果你是罗隐,你会选择拍马屁讨好他人还是坚持自己呢?
客服热线
400-645-0003

客服电话:173205616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