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645-0003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学生园地 > 原创精选
心理学家的一张图表:独立的孩子更优秀!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04-12 点击:

 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:“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,让他自己去做。”

 

家长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,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从劳动和摔打中锻炼出自主能力,这样的“懒”妈妈、“懒”爸爸胜过大包大揽的"好“妈妈、“好”爸爸!

 

在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这方面,中美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。

 

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·威林汉(Daniel Willingham)博士巧妙的用一张流程表,教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更独立。

 

威林汉的某个朋友抱怨,自己每天还在帮八年级的孩子准备午餐。在美国,学龄孩子的午餐通常是简便的三明治这类。3天后,他做了一张「帮你的孩子更独立(洗碗、折衣服、做便当)」的判断流程表,贴在推特上。


他的流程表是这样设计的:


微信图片_20190412104218.jpg

 

这张表很快便引起家长们关注,一天内就有400次转载,引起广泛讨论,有家长认为:「帮孩子准备便当就好了,我都帮孩子做便当,让他们为生活中更重要的事奋斗。反正他们迟早会学做三明治,而且只要从18岁开始练习做三明治,到了19岁就是做三明治的专家了。」


但更多家长认为做三明治本身就是重要的生活技能:「孩子16岁就会自己开车,却不会自己准备午餐,不是有些奇怪吗?」

 

美国小学老师吉尔·马纳纳指出,现代小孩缺乏生活技能的程度令人无法乐观:「我是一个四年级老师,我看到太多孩子不会自己打开夹链袋、不会打开优格包装、不知道怎么把吸管戳进铝箔包饮料袋⋯⋯而且他们完全没有想过自己正在长大,应该学会自己做这些事。」


这并不是发生在国外的个案,中国家长也应该警惕对孩子的过度包办」。

 

孩子未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,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。父母如果把一切都安排好,反而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。

 

《少年说》中,高一女孩鲁茸卓玛的话,让台下的亲人五味杂陈:

 

妈妈,以前你在我身边的时候,我一直觉得生活是特别容易,特别幸福的。


直到有一天,我来到这个离家千里的学校,我才发现我什么都不会。

 

所谓成长,不正是从依赖走向独立吗?

 

孩子的自我意识从3岁就已经开始发展,这时爸妈就要从穿衣、刷牙等小事入手,让孩子建立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的独立意识。


运用威林汉教授的流程表,我们可以简单判断哪些家事可以让孩子自己完成,若能力还不足,也可以透过观摩、参与帮忙,逐渐协助孩子建立相关能力。


我们另外自制了一张「应用版」,在底线处填入您希望孩子能学会的事,照着流程来试看看吧!


微信图片_20190412104222.jpg

 

随着孩子不断长大,爸妈要慢慢学着“变懒”。

 小桔灯教育旗下双木桥幼小教育四大衔接课程——

拼音、识字、数学、英语

2019年5月18日 ,首发面世

 

敬请期待!

小桔灯教育旗下品牌智慧演说+、青萌树语文、优学六升七、小桔灯作文、憨豆豆阅读、俏俏笔趣味写字和双木桥幼小衔接项目加盟合作、业务咨询、运营推广服务,请拨打全国咨询热线:400-645-0003。或点击“在线客服”获取最新信息。小桔灯教育官网:www.xjdpx.com 

 

 

请关注小桔灯教育微信公众号:whxjdzb
    

 

    小桔灯作文培训二维码
    扫描小桔灯官方微信,获取更多作文干货!

客服热线
400-645-0003

客服电话:17320561633